一、表面质量问题
1、毛刺残留
复杂结构(如内孔、细小螺纹)易因磁针覆盖不均导致毛刺去除不彻底,尤其硬 质材料(如钛合金)更易出现此问题。
2、划痕或抛光不均
磁针直径选择不当(如过大)或研磨液配比错误可能造成表面划痕,而磁场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抛光效果差异。
二、设备与工艺问题
1、工件变形或损伤
薄壁件或精密零件若装夹不当,可能因研磨力导致变形;硬质塑料工件则可能因温度升高而软化。
2、效率与能耗问题
参数设置不合理(如转速过高)会延长处理时间,增加能耗,典型表现为单次加工超过15分钟仍未达标。
三、材料特性影响
1、粘性材料积屑
铝、不锈钢等易在研磨中产生积屑,附着于工件表面形成二次毛刺或污渍。
2、 硬度差异导致的缺陷
铸件或热处理不均的材料可能出现局部过磨或欠磨,影响一致性。
四、解决方案建议
● 优化参数:调整磁针尺寸(推荐0.2-10mm)和转速(1400-3000rpm),配合环保研磨液。
● 工艺改进:对薄壁件增加辅助支撑,采用变速研磨技术避免共振。
● 设备维护:定期检查磁场均匀性及水循环系统,确保研磨液温度稳定。